【鷹蛇之夏】《發現夏朝》是怎麼樣把古埃及文字解讀爲漢字的?_風聞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12623&s=fwzwyzzwzbt
《发现夏朝》对夏朝的考证是基于文字证据解读的,其科学性、正确性如何呢?针对《发现夏朝》的文字解读方法,经常看到质疑者们有两个代表性的评论:
一种说,“就是文字对比,没有考古证据”, 一种说,“象形文字都长那样,没有好奇怪的”。
之前,我以为这纯属恶意攻击。现在意识到,确实有人真的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人与人最大的不同,就是认知的不同和差距。对于第一个问题,显然,要么质疑者根本没有看过《发现夏朝》,人云亦云;要么质疑者是不是竟然无法理解同时代考古文字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考古证据?《发现夏朝》依据的对比文字,一方面有中国的甲骨文、金文和篆文,这些当然是有考古依据的;另一方面,依据的是古埃及文字,这些文字当然也是有考古证据的。笔者在考证过程中,尽量找到古埃及文字原始图形,但有部分文字是经过埃及学者们“二手”给出的,这些“二手”文字当然也有考古原始图形的(因为笔者是基于互联网上的考古材料,有些原始文物未上网,就难以找到),只不过经过埃及学家之手后,被进一步“标准化”而失去了原有文字图形与甲骨文直接对比时的“韵味”。在所有考古证据中,文字证据是最为重要的考古证据。不能说文字证据不是考古证据。许宏之所以不敢断认二里头是夏还是商的性质,就是因为二里头还未发现文字证据。而《发现夏朝》通篇都是用同时代的古埃及考古文字作直接证据来证明。有些质疑者很奇怪,他们可以把各种没有证据的想象乱猜当成证据,而当真正坚实的考古证据和科学论证方法放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却又“看不到”证据了。
至于说“象形文字都那样”,听起来好像很有蛊惑性,实际上是极其无知和无理的思维。本文重点就是要问答这个问题。这就需要从古人是如何造字开始说起。人类最早的文字出现于5500年前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最早的文字就是象形文字,随后不久,古埃及人把“象形文字”进行系统化。但是问题来了,简单描述具体物体,比如鸟、鱼、口、手等,确实象形文字大概都长差不多,都那样,但是对于一些抽象概念,又该如何用象形文字表达呢?比如父、年?之前,笔者写过“基于古埃及象形符号的汉文字形成研究”(参考:基于古埃及象形符号的汉文字形成研究),本文则继续深化解说之。
“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或造字方法。“六书”的这个概念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一般都认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之法,即汉字结构的条例;转注、假借则属于用字之法。现在六书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东汉郑玄注引郑众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注:处事,即“指事”;谐声,即“形声”)。 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六书之名定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序》把六书之名定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条例之后才造汉字。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大约周代到汉代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许慎《说文解字序》: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去掉转注、假借两种用字说法,剩下四种又分为两类: 独体造字法:象形、指事 合体造字法:形声、会意 在独体造字法中,所谓指事,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等较抽象中的东西,如上、下字的表达。实际上一些指事字还是属于合体造字法。在合体造字法中,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意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说文解字序》中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 jìn ]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
由此可见,我们现在常说的“文字”二字,实际上文和字的含义是不同的!所谓“文”,就是最初的“依类象形”,就是一个个独立的象形符号;所谓“字”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组合起来派生而成的。“文”和“字”就是最初造字的两种方法,也可以用“象形”和“形声”两种基本方法表达。在甲骨文系统中,我们已经很难分辨出“文”和“字”!因为迄今在本土未发现甲骨文字的象形原型字!英国独立学者亚伦·加德纳(Alan Henderson Gardiner,1879-1963),对古埃及学主要贡献是埃及语法和加德纳符号集,他收集了大约七八百个独立的古埃及象形符号,这些象形符号就是对应“文”。当根据加德纳符号的含义与对应的汉字进行对比时,发现在形、音、意三方面基本上都存在系统性的对应关系,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汉字系统中的“文”的个数,大约在七八百个左右,例如下表举例:
当我们观察上表中这些独立的象形符号"文”时,可以看到日、月、禾、瓜、心等这些描绘具体物体时,说象形文字都长那样,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上面父、母、子、年、宋、泰等这些字,是抽象概念,古埃及人又是如何表达的呢?以父字为例,古埃及人竟然是用头上长两个角的腹蛇这种动物来指代父亲! 这是何道理?古埃及人非常擅长观察大自然,往往喜欢借用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来比喻一些抽象概念。古埃及人为何借用腹蛇代表父亲,笔者暂时未明。但是比较汉字的“父”字的形、音、意,竟然跟古埃及的腹蛇象形符号的代表的形、音、意几乎是完全一样的!甚至汉语中“腹蛇”,英语中的"Viper(腹蛇)”,都仍然保留了父字的音根f。这或可以理解为“比喻借用”法,用象形符号来表达抽象概念!
|